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首页/ 首页 / 正文

智慧城市学院举办"知识图谱+AI"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系列评审会

日期:2025-05-12作者:编辑:智慧城市学院审核人:何荣波浏览量:


2025年5月8日上午,智慧城市学院在科学城校区A01221教室举办"知识图谱+AI"课程建设进展汇报、校级教改项目结题开题及大创项目结题验收系列评审会。评审专家由重庆交通大学教师发展促进委员会主任周开发副教授、重庆大学杨荣华副教授以及智慧城市学院副院长唐菲菲教授担任。

在"知识图谱+AI"课程建设环节,胡川老师主讲的《测量平差基础》、江利民老师主讲的《工程测量》、牟凤云老师主讲的《地图学》以及刘国栋、杨志鑫老师主讲的《普通测量学》等四个项目组分别汇报了建设进展。各课程已基本完成知识图谱构建工作,建立了融合AI技术的知识重难点分级体系,并实现教学应用。专家组充分肯定了项目建设成效,建议进一步优化知识推理与动态更新机制,提升知识图谱的实时性和智能化水平。

教学改革项目评审分为结题和开题两个环节。结题项目共两项。杨志鑫老师围绕《OBE - CDIO 理念的地理空间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通过精心设计 CDIO 项目化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有力推动了测绘类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从“知识本位”向“能力导向”的转型升级,为培养具有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周李磊老师则聚焦《构筑“多维度开放式”研究型教学平台创建测绘类专业拔尖人才培养机制》,通过构建“基础课程教学 -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 学科竞赛”的闭环人才培养机制,为测绘类专业拔尖人才的培养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开题项目共三项。牟凤云老师的《“大思政课”视域下融合新时代北斗精神的测绘地理信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张用川老师的《学业导师制驱制动的‘学科 - 技术 - 产业’三链协同育人模式探索—地理空间信息工程专业 AI 赋能型人才培养创新实践》、丁友丽老师的《“科教融汇 + OBE 理念”双驱动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数字图像处理与应用〉课程为例》,三位老师分别针对选题背景、实施方案、成果要求等进行了详细开题汇报,展现出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思考与创新探索。

评审专家针对五位老师的教改项目结题和开题汇报内容,提出了宝贵建议: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要勇于突破传统教学边界,充分整合“校内实验室 + 虚拟仿真平台 + 行业真实项目”资源,实现“理论 - 实践 - 创新”全链条贯通,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元、贴近实际的学习环境与实践机会。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题验收项目共三项,其中两项市级创新训练项目《遥感技术支持下的火情识别方法研究》《长江流域河流夏季冷效应幅度、阈值及影响机制分析》,一项校级项目《“碳中和”背景下线性工程中附约束的曲线正交拟合算法》。评审专家高度肯定了三个项目在创新性和研究成果方面的突出表现,并鼓励项目组成员继续深化研究,未来积极参与学科竞赛,推进成果转化应用。

本次评审会系统梳理了学院在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和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为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学院将以此次评审为契机,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推动"知识图谱+AI"等新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助力学院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