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1学期智慧城市学院测绘工程系第一次教研活动
日期:2025-09-29作者:编辑:智慧城市学院审核人:何荣波浏览量:
2025年9月26日下午14:30-16:30,智慧城市学院测绘工程系在南岸校区20512教室开展了2025-2026-1学期第一次教研活动。本次活动主要围绕四个方面开展:
一、总结系部暑期调研情况
会议通报了系部教师暑期开展2026版人才培养方案前期调研的情况。本次调研共覆盖6家单位,累计11人次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参与。重点分享了四川路航公司的详实反馈。该公司围绕其核心业务领域、当前高频应用技术、未来五年重点发展方向,以及测绘专业毕业生急需掌握的核心技能、单位最注重的本科生能力与职业素养、亟需强化的职业素养等13个调查维度(涵盖20个具体角度)进行了全面反馈。这些宝贵的一手信息,为科学制定2026版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扎实的依据和清晰的思路。
二、课程归档材料提交情况
会议通报了上学期课程归档材料的提交情况,并明确了归档要求:理论课与实践课均须按要求提交相关材料。针对归档流程,有教师建议推行电子文件归档,以实现无纸化办公。
三、“人工智能+”教育教学讨论
与会教师集体学习了《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深化了对人工智能技术深刻变革高等教育的认识。立足各自教学实践,教师们分享了AI应用情况:
(1)融合探索:胡川老师探讨了AI深度融入专业教学的路径。
(2)应用挑战: 李华蓉老师反映AI助教使用效果不佳;杨志鑫老师指出学生对AI相关建设兴趣不足的问题。
四、2026版培养方案制定思路讨论
会议围绕2026版培养方案修订进行了深入研讨,各位教师就以下核心议题提出了建议:
(1)学生培养与激励:徐金鸿老师提出需结合学生未来出口(就业/深造)调整方案,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与专注度。
(2)课程体系与内容优化:李华蓉老师建议将基础测绘仪器教学前置至二年级,三年级侧重行业前沿仪器与软件,四年级安排选修课。吴寒老师主张重构课程体系,推行专业课模块化教学。李杰老师强调应删减陈旧的实验内容。
(3)教学方法与手段: 张帅老师探讨了新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的平衡,主张以学生为中心、聚焦课堂教学,鼓励教师探索研究但避免过度分散教学重心,并强调现代测绘技术(如非接触式测量)的重要性。
(4)能力评价改革:江利民老师建议强化学生实操能力培养,加大过程性评价比重,降低期末纸质考试的权重。
本次会议高效整合了暑期调研的宝贵成果,明确了课程归档的规范要求,并围绕“人工智能+”教育教学与2026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两大核心议题展开了富有建设性的深入讨论,凝聚了广泛共识,明确了下一步工作重点和方向。
【关闭】